護理天地
刮痧技術
- 分類:中醫護理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16-03-25 00:00
- 訪問量:
刮痧技術
刮痧技術是在中醫經絡腧穴理論指導下,應用邊緣鈍滑的器具,如牛角類、砭石類等刮板或匙,蘸上刮痧油、水或潤滑劑等介質,在體表一定部位反復刮動,使局部出現瘀斑,通過其疏通腠理,驅邪外出;疏通經絡,通調營衛,和諧臟腑功能,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中醫外治技術。
一、適用范圍
適用于外感性疾病所致的不適,如高熱頭痛、惡心嘔吐、腹痛腹瀉等;各類骨關節病引起的疼痛,如腰腿痛、肩關節疼痛等癥狀。
二、評估
1.病室環境,室溫適宜。
2.主要癥狀、既往史,是否有出血性疾病、妊娠或月經期。
3.體質及對疼痛的耐受程度。
4.刮痧部位皮膚情況。
三、告知
1.刮痧的作用、簡單的操作方法及局部感覺。
2.刮痧部位的皮膚有輕微疼痛、灼熱感,刮痧過程中如有不適及時告知護士。
3.刮痧部位出現紅紫色痧點或瘀斑,為正常表現,數日可消除。
4.刮痧結束后最好飲用一杯溫水,不宜即刻食用生冷食物,出痧后30分鐘內不宜洗冷水澡。
5.冬季應避免感受風寒;夏季避免風扇、空調直吹刮痧部位。
四、用物準備
治療盤、刮痧板(牛角類、砭石類等刮痧類板或匙),介質(刮痧油、清水、潤膚乳等),毛巾、卷紙、必要時備浴巾、屏風等物。
五、基本操作方法
1.核對醫囑,評估患者,遵照醫囑確定刮痧部位,排空二便,做好解釋。
2.檢查刮具邊緣有無缺損。備齊用物,攜至床旁。
3.協助患者取合理體位,暴露刮痧部位,注意保護隱私及保暖。
4.用刮痧板蘸取適量介質涂抹于刮痧部位。
5.單手握板,將刮痧板放置掌心,用拇指和食指、中指夾住刮痧板,無名指小指緊貼刮痧板邊角,從三個角度固定刮痧板。刮痧時利用指力和腕力調整刮痧板角度,使刮痧板與皮膚之間夾角約為45°,以肘關節為軸心,前臂做有規律的移動。
6.刮痧順序一般為先頭面后手足,先腰背后胸腹,先上肢后下肢,先內側后外側逐步按順序刮痧。
7.刮痧時用力要均勻,由輕到重,以患者能耐受為度,單一方向,不要來回刮。一般刮至皮膚出現紅紫為度,或出現粟粒狀、丘疹樣斑點,或條索狀斑塊等形態變化,并伴有局部熱感或輕微疼痛。對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較小的患者,不可強求出痧。
8.觀察病情及局部皮膚顏色變化,詢問患者有無不適,調節手法力度。
9.每個部位一般刮20~30次,局部刮痧一般5~10分鐘。
10.刮痧完畢,清潔局部皮膚,協助患者穿衣,安置舒適體位,整理床單位。
六、注意事項
1.操作前應了解病情,特別注意下列疾病者不宜進行刮痧,如嚴重心血管疾病、肝腎功能不全、出血傾向疾病、感染性疾病、極度虛弱、皮膚癤腫包塊、皮膚過敏者不宜進行刮痧術。
2.空腹及飽食后不宜進行刮痧術。
3.急性扭挫傷、皮膚出現腫脹破潰者不宜進行刮痧術。
4.刮痧不配合者,如醉酒、精神分裂癥、抽搐者不宜進行刮痧術。
5.孕婦的腹部、腰骶部不宜進行刮痧術。
6.刮痧過程中若出現頭暈、目眩、心慌、出冷汗、面色蒼白、惡心欲吐,甚至神昏撲倒等暈刮現象,應立即停止刮痧,取平臥位,立刻通知醫生,配合處理。